2014年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(考生回憶版)

節選材料:中國曾一度被稱為“世界加工廠”,為“洋品牌”貼牌生產,即為大品牌做代工,幾乎成了國內眾多鞋、服企業的必經之路。而N市BL集團卻在時尚產業相當發達的韓國、法國找到甘心為自己做貼牌的大牌制造商。“洋品牌”能為中國企業貼牌生產,這是中國企業品牌發展之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,標志著中國企業拉開了品牌輸出的序幕。
S公司是韓國名列前三甲的皮鞋生產企業,也是一家只為韓國頂級皮鞋品牌代工的制造商。然而就是這樣一家頗具實力的大牌企業,如今卻為BL集團做起了貼牌加工。S公司按照BL的設計要求,為后者設計生產“XX”品牌的高檔女鞋。
BL集團用行動說明,目前,中國鞋業已經由注重使用價值,過渡到追求文化審美價值的不斷提高。品牌除了使用價值,更多的包含文化審美等附加值,文化審美價值越集中,越能討消費群喜歡;針對定位群表達的文化審美內容越多,品牌越成功。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上升期,國內消費者對時尚的追求以及購買力都在逐年提高,這正是國內企業打響原創品牌的好機會。一旦在國內市場獲得成功,離國際品牌的距離也就不遠了。
專家指出,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,品牌競爭力包含了企業在資源、能力、技術、管理、營銷、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綜合優勢,是形成并實現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動力源泉,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最持久的外在表現。未來,中國商品價格的增值點將主要依靠品牌建設。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再到中國品牌,中國品牌必須擯棄長期奉行的以產量取勝的低贏利擴張模式,轉而進行全方位品牌經營和世界頂級品牌營銷戰略的努力。從品牌輸入到品牌的輸出,使中國品牌無形資產擴大,國際市場地位大幅提升。
中國H集團董事長F目前坦言:世界各國都在探尋支撐中國經濟增長背后那只看不見的手——中國文化,這意味著中國進行文化輸出并借機升級中國品牌的時代已經來臨。
F認為,目前,中國制造在世界上很多領域都沒有話語權。中國是世界上羊毛使用量最多的國家,但中國羊毛產業在國際羊毛領域沒有話語權;中國是制造大國,產品遍布世界各個角落,但相當多中國制造產品卻沒有定價權。同時,國產品牌走出國門不是受阻就是消化不良,究其原因,關鍵在于中國品牌的文化元素沒有得到國際上的認可。F強調,文化在品牌的國際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因此,主動和系統地輸出文化,能夠消除經濟全球化所帶帶來的不利影響,而且能為企業國際化進程加速、助力。對于中國企業來講,在用功能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之前,先要滿足對其文化的認同......


點擊分享此信息:
